数据中心机房里,一个巴掌大小的盒子,却能每秒钟传输800G数据——相当于在短短一秒内传输数小时的高清视频内容。
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,全球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,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紧迫。800G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系统的“光电转换核心”,正成为支撑现代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。
它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,通过光纤进行高速数据传输,实现了每秒800吉比特(800G)的传输速率,为大规模AI训练、云计算和5G网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“信息高速公路”。
800G光模块关键特性
与400G技术相比,800G光模块通过单端口带宽倍增,实现了单位比特成本下降35%以上与功耗降低40% 的显著优势,成为突破网络带宽瓶颈的关键选择。
这些模块采用PAM4调制技术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,能够在单通道100G或200G的基础上,通过8通道或4通道集成实现800G的总带宽。
800G光模块主要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类。单模模块适合长距离传输,覆盖范围从500米到10公里不等;而多模模块则主要用于100米以下的短距离数据传输。
技术路线与封装标准
800G光模块市场存在两种主流封装形式:QSFP-DD和OSFP。这两种规格各有优势,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。
QSFP-DD体积更小,适合高密度端口布局,与现有400G交换机架构完全兼容,供应链成熟,成本较OSFP低15%以上。
OSFP则尺寸略大,集成金属散热基板应对较高功耗,预留了1.6T电接口升级空间,强化散热支持持续满载运行,特别适合AI训练集群和液冷数据中心。
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
800G光模块正在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:
数据中心互连是800G光模块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,它促进了数据中心之间的无缝通信,为现代互连基础设施的骨干提供动力。
AI算力网络中,千卡GPU集群采用800G DR8实现≤500米机房间无阻塞连接,800G LR4则用于10公里跨园区互联。
5G和通信网络也依赖800G光模块的先进功能,确保了下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。
中国厂商市场表现
中国企业在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。根据报告,旭创科技、新易盛、光迅科技等企业已跻身全球主要玩家行列。
2025年上半年,这些中国企业净利润均有超50%的同比增长,其中新易盛同比增长3倍多,实现营业收入104.37亿元,同比增长282.64%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成都地区已集聚新易盛、智禾科技、索尔思等行业领先企业,建成了一批国家、省市级创新平台,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到中试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。
未来发展趋势
光模块行业正迎来“高端量价齐升、技术快速迭代”的黄金期。AI训练和推理需要消耗大量算力,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。
目前,800G部署速度明显加快,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光模块市场的增长。
Coherent高意表示,800G的部署速度明显快于400G。
技术演进方面,OSFP支持平滑升级至1.6T,CPO(共封装光学)方案预计2026年试点,功耗将降至≤10W。
已有云计算厂商开始部署1.6T,预计2025年下半年800G将显著上量的同时,也有更多客户开始部署1.6T,明年会有更多客户采用1.6T方案,显著放量。
根据行业预测,2025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700亿元。全球TOP10光模块供应商榜单上的中国上市公司,净利润均有大幅增长。
放眼未来,1.6T产品的竞争已拉开序幕——中际旭创、新易盛等厂商预计1.6T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起量。
光模块的迭代周期已从过去的3-4年缩短到现在的1-2年,在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投入下,这一市场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。


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65